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張青梅 通訊員廖溫勃)不少人認為,俗稱“中風”的腦卒中是老人家才會得的病,年輕人不會發生中風。不過,臨床上卻存在年輕人沒有常見危險因素,卻發生中風的案例。
朱先生是位37歲的上班族,在上班過程中突然出現左側手腳持續性麻木乏力,于是到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就診,神經內科主任、副主任醫師戴建武接診后,診斷患者為腦卒中。經過積極治療后,朱先生手腳麻木乏力癥狀好轉。
腦卒中是由于腦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導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腦而引起腦組織損傷的一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其中缺血性腦卒中(腦梗塞)占我國腦卒中的69.6%-70.8%。尤其是老人家有高齡、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吸煙、飲酒過量等危險因素時,中風概率明顯增大。
但是朱先生并不存在上述腦中風危險因素,那是什么原因引起朱先生中風呢?
家屬無意中提到:朱先生睡覺時經常打呼嚕。難道存在睡眠呼吸障礙問題?通過完善睡眠呼吸監測,最終確定導致朱先生中風的罪魁禍首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重度)。
戴建武指出,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SAS)是常見的睡眠呼吸障礙疾病之一,也是引起中風的危險因素之一。但是這個危險因素往往會被患者、家屬甚至醫務人員所忽略。及早發現、診斷、治療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對預防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生、降低腦卒中發生率具有重大意義。
據戴建武介紹,《中國缺血性腦卒中和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二級預防指南(2014版)》推薦: 鼓勵有條件的醫療單位對缺血性腦卒中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進行睡眠呼吸監測!吨袊X血管病一級預防指南2015》推薦:對有睡眠呼吸紊亂的高風險人群進行篩查,有條件時可行多導睡眠呼吸監測。
指南認為,如果存在以下情況:打鼾、肥胖、下頜后縮、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白天嗜睡、夜尿增多等,就需行呼吸睡眠過篩試驗排查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睡眠初篩儀是臨床醫生判斷患者是否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重要“武器”。戴建武表示,睡眠初篩儀可以通過監測鼻氣流、血氧飽和度、脈率指標,并據此生成診斷報告,為中風患者或者想排查中風危險因素人群提供了無創、攜帶方便的呼吸睡眠過篩手段,為預防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生、降低腦卒中發生率提供更多的技術手段。